室內設計--極簡主義
也譯作簡約主義或微模主義,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 之後60年代所興起的一個藝術派系,又可稱為“Minimal Art”,作為對 抽象表現主義 的反動而interior design走向極至,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於觀者面前為表現方式,意圖消彌作者藉著作品對觀者意識的壓迫性,極少化作品作為文本或符號形式出現時的暴力感,開放作品自身在藝術概念上的意像空間,讓觀者自主參與對作品的建構,最終成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。
裝飾藝術
(英文: Art Deco )是一種重裝飾的 藝術風格 ,同時影響了建築設計的風格,它的名字來源於1925年在巴黎舉行的 世界博覽會 及國際裝飾藝術及現代工藝博覽會(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)。 當其在1920年代初成為 歐洲 主要的藝術風格時並未在 美國流行 ,大約1928年,快到現代主義流行的1930年代前才在美國流行。 Art Deco這個詞雖然在1925年的博覽會創造,但直到1960年代對其再評估時才被廣泛使用,其實踐者並沒有像風格統一的設計群落那樣合作。 它被認為是折衷的,被各式各樣的資源而影響,還被起了很多名字。
後現代風格
各個 理論家 有自己不同的理解,有些認為僅僅指某種設計風格,有些認為是現代主義之後整個時代的名稱。 在這個名稱的使用上,全世界的建築理論界都還沒有達成統一的標準和認識。 籠統的劃分,可以說4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主義建築、 國際主義風格 壟斷的時期,70年代到現在為止是後現代主義時期。 60年代末期,經歷了30年的國際主義壟斷建築,產品和 平面設計 的時期,世界建築日趨相同,地方特色,民族特色逐漸消退,建築和城市面貌日漸呆板,單調,加裝修上 勒·柯布西耶 的粗野主義,往日具有人情味的建築形式逐步被非人性化的國際主義建築取代。 建築界出現了一批青年建築家試圖改變國際主義面貌,引發了建築界的大革命。 美國建築師 斯特恩 提出後現代主義建築有三個特徵:採用裝飾;具有像徵性或隱喻性;與現有環境融合。
後現代主義特別有一種現代主義純理性的逆反心理, 後現代風格 強調建築及室內設計應具有歷史的延續性,但又不拘泥於傳統的邏輯思維方式,探索創新造型手法,講究人情味,常在室內設置誇張、變形、柱式和斷裂的拱券,或把古典構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組合一起,即採用非傳統的混合、疊加、錯位、裂變等手法和象徵、隱喻等手段,以期創造一種融感性與理性、集傳統與現代、糅大眾和行家於一體的即“亦此亦彼”的建築和室內環境。 對後現代風格不能僅僅以所看到的視覺形象來評價,需要我們受過形像從設計思想來分析。
解構主義-迪斯尼音樂廳
一個從1980年代晚期開始的 後現代建築 思潮。 它的特點是把整體破碎化(解構)。 主要想法是對外觀的處理,通過非線性或 非歐幾里得幾何 的設計,來形成建築元素之間關係的變形與移位,譬如樓層和牆壁,或者結構和外廓。 大廈完成後的視覺外觀產生的各種解構“樣式”以刺激性的不可預測性和可控的混亂為特徵。 後現代主義的表現之一。
新現代主義
一種從20世紀末期到21世紀初的 建築風格 ,最早在1965年出現。 新現代建築透過新的簡約而平民化的設計而對後現代建築的複雜 建築結構 及折衷主裝修設計義的回應。 有評論指,這種對現行建築風格的反思精神,“正是當代中國建築所缺乏的”,從而“導致建築師們以模仿代替創作、以平庸代替創新”。 “新現代建築”這 個名詞亦被用於泛指現時的建築。